青花瓷(blue and white porcelain),又称白地青花瓷,常简称青花,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,属釉下彩瓷。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,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,再罩上一层透明釉,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。钴料烧成后呈蓝色,具有着色力强、发色鲜艳、烧成率高、呈色稳定的特点。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,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。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。清康熙时发展到了**峰。明清时期,还创烧了青花五彩、孔雀绿釉青花、豆青釉青花、青花红彩、黄地青花、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。 一般青花瓷用高温素坯,低温釉烧的工艺,而颐和釉中青花,在确保青花色泽纯净明快,层次分明的同时,12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釉烧,更**了产品的安全,同时为青花瓷带来更为细腻美观的观赏效果。 备注:釉中,在陶瓷坯体上先施釉,然后,在施完釉的坯体青面进行图案装饰,再进行烧成,此时,图案颜料是悬浮于釉料之中的,起到**的保护作用,持久恒定,只要陶瓷存在,图案内容就一直存在